参透羽山即成儒

发布日期:2022-01-12 浏览次数:作者:东海县总工会 编辑: 审核:


小时候,我有时跟着大人们登羽山,路上常听他们讲述有关羽山的神话传说,什么大禹治水啦,什么殛鲧泉啦,什么杨二郎担山赶太阳啦,什么大兔精变成人啦,什么土匪占山为王啦,什么人一夜建庙多少座啦,什么草能治病啦,什么蛇有毒啦......最常听的就是大禹治水和殛鲧泉这两个故事。

大禹治水说的是,上古洪水泛滥成灾,天下民不聊生。尧命鲧去治水,鲧采取堵的办法,难以堵住洪水,淹死黎民无数,尧便把鲧帝杀死在羽山,然后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接受其父的教训,采用疏的办法,让洪水流入大海,黎民得以安生。禹在治水过程中,任劳任怨,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累死在羽山。

殛鲧泉说的是,主峰山尖上的一个泉眼,就是尧杀死鲧的地方,名叫殛鲧泉。殛鲧泉原有盆大的泉眼,常年不涸,深不可测。传说,殛鲧泉是“老海眼”,泉眼深不见底,一直通到东海。有一次,一个挑盐的挑夫把扁担往泉里试验,没注意扁担掉下去了,一下子不见了。后来挑夫又到海边挑盐,发现他的扁担竟然出现在大海边。1958年,有人想扩大出水量,以浇灌农田,便用炸药扩大泉口,可是,却把泉口炸坏了,泉眼堵死了,成了一眼枯井。

那时对于那么多的知识也是无法都理解,最为疑惑的就是山叫羽山,为什么又叫什么“jigun山”。

后来,长大了几岁,上学了,课堂上老师讲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死在羽山顶上。羽山因此又叫“殛鲧山”,“殛”是杀的意思。终于明白了过去“jigun山”的意思了。



自己能独立登羽山了,登山的次数就多了,每次登到山顶,都要到殛鲧泉旁边看看,心里想着碰巧泉再能出水呢。可是,一直也没碰到那样的巧事出现。

再后来,上大学了,从《尚书  禹贡》中读到一段话:“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根据注解得知,“海岱及淮惟徐州”中的“海”是指大海,“岱”是指泰山,“淮”是指淮河,“徐州”是指大禹天下划分的九州之一的徐州,不是今天的行政地区“徐州”。两个“徐州”虽有联系,但更要注意区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海、泰山和淮河之间的地区就是徐州。“淮沂其乂”中的“沂”是指沂河,“其”文言虚词,起到补充音节,以达凑足四字字数作用。“乂”是指治理。这句话的意思说淮河、沂河得到了治理。“蒙羽其艺”中的“蒙”是指蒙山,“羽”就是指羽山。“艺”是指种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蒙山、羽山一带可以种庄稼了。合起来,全句话的意思是说,从大海到泰山,再到淮河,这之间是属于九州之一的徐州,淮河、沂河治理好了,蒙山、羽山一带就可以种植庄稼了。根据历史地理实际,作为经书的《尚书  禹贡》记载的“羽”就是今天东海县的羽山。懂得这个知识,当时是多么高兴啊!家乡的羽山在最古老的经典中记录着!

又有一次,从《左传  昭公七年》中读到一段话:“郑子产聘于晋。晋侯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赐子产莒之二方鼎。”

书中对“羽山”作的解释,也说就是现今的江苏省东海县北部的羽山。当时,我的精神一下子更加振奋起来,啊,就是我家北面的羽山,竟然在两部经典中记录着!老家流传的鲧治水无功被杀死在羽山的故事竟然在经典当中有明确记载。

上大学学文化竟然学到了自己家乡的“土产”,这真是神奇!我的心里好不骄傲!

从那以后,我就萌发了要弄明白羽山、殛鲧山、殛鲧泉的来龙去脉。毕业回到家乡工作,仍然不忘探究有关羽山的问题。

科学地讲,羽山肯定是地质变化形成的。可是,本地一个杨二郎担山赶太阳的传说却给羽山赋予了一层神话色彩,让我一直铭记在心里。故事说,在上古时代,天上有九个太阳,炙烤大地,酷暑难当,天下百姓,以农为业,种植庄稼,都被阳光晒死,难有收获。天庭看到百姓的苦楚,就命令杨二郎到人间赶跑太阳。杨二郎立即从来到人间,想方设法赶跑太阳。杨二郎考虑,大地西高东低,那就从西往东赶,顺着地势,把太阳都赶到大海淹死。可是九个太阳,赶这个,漏那个,很不奏效。杨二郎心中打起了退堂鼓。可转念一想,这是天庭所命,是为民做事,自己一定要想千方百计完成任务,不辱使命。就想着改变方法,用大山镇压太阳。于是就担起大山,迈开大步,追赶太阳,追上一个,就用一座山镇压住一个,教太阳无法翻身逃跑。然后再换上一座山,继续挑担大步追赶剩下的太阳。这样,一路追赶,一路镇压,从西到东,追赶到大地东部靠近大海的地方,还剩一个太阳,杨二郎考虑东面大海,这个太阳没有去处跑了,自己也累了,想休息一下,就选了一块地势很好的地方休息一下。杨二郎放下挑着的两座山,坐在地上休息。休息好以后,杨二郎就站起来挑起两座山,又迈开大步准备继续追赶最后的太阳,突然接到天庭的命令,让他留着这个太阳,给人间留下光明。于是杨二郎就把两座山放下了,一座山在西,一座山在东,两山相距十公里。西面的这座山就是羽山。



心里知道这传说不足以解释羽山的来历,但是,每每想到这个传说,总觉得这个传说表达了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杨二郎就是为民解忧,不怕艰辛的英雄象征,心里总要产生一种爱慕羽山,敬重杨二郎的感情。

每逢节假日,每次有机会登羽山,总要带着问题登,做到每登一次,就要有一次收获。慢慢的,对羽山的了解增多了,羽山的好多有传说的石岩,都了然于胸。

禹王峰,在殛鲧泉的下侧,本是一块突出的岩石,形状极像人头,传说这是大禹幻化所致,人们习惯叫禹王石。禹王石备具五官,栩栩如生。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其进行加工,雕刻一尊石像。有人误认为是佛像,其实本意是禹王,人们为纪念禹王而刻。

三缝石,在羽山东山头前边,有三块近10米高的悬崖巨石,背靠山体,东西排列,陡峭耸立,最东边的一块巨石上还有一条斜缝,所以当地人叫它“三缝石”。据说是殛鲧时试剑劈开的,因此又叫“试剑石。这里寄托人们对殛鲧的赞成之意。

晾汗石,在东端的山头上有一块面积大约100平方米的不规则长方形光滑平展巨石,巨石顺山势西高东低,东西50米左右,南北20米左右,民间称之为“晾汗石”。传说火神祝融听尧之命,接过殛鲧之剑,一路急奔,来到羽山,汗流浃背,就找了这块大石,稍作休息,晾晾浑身汗水,恢复体力,以便殛鲧,“晾汗石”由此称来。这表达人们对祝融歌颂。

凤凰蛋,位于主峰西南。其形状浑圆,独立于一平石之上,传说凤凰所产,故名凤凰蛋。历经千古,风化为石。该蛋独立平石,看似随时都有滚落危险,可却千古安然无恙。过去该蛋只要手指一戳便能晃动,即使用再大力气推移,仍然还是一样幅度晃动。龙窝石,位置在凤凰蛋东大约200米的地方,一个大坑,形似窝状,内中有一大堆椭圆形石块,传说为龙蛋,经历风化,龙蛋变为化石,便称为龙石,又因成堆,习惯上人们称作龙窝石。凤凰蛋与龙窝石的传说相呼应,龙凤呈祥,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出云洞,位置在主峰的西南偏下,据说,洞中若有云出来,就预示着天要下雨。过去科技落后,每逢天旱时,便有人到洞前祈祷,盼望神明出现,让洞出云,施舍甘霖。

除此而外,羽山还有好多方面引发我探究的欲望。羽山传说的溯源、羽山资源的利用、羽山在地理上的作用、羽山在民俗上的影响、羽山在现代文化中的价值、羽山在古代经典中的地位、羽山与周围山岭沟河的联系,等等,这些都是内容广泛的课题,都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探索。



每次登临羽山,文化气韵迎面扑来,我都感觉可以触摸到文化发展脉络似的。登着,看着,听着,想着,情不自禁的对羽山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羽山的山石洞穴,都凝结着历史文化的痕迹,述说着从洪荒到文明时代的发展变化;每一传说,都反映出人们对善良的歌颂和对美好的期待,表达出社会变革的特征。每次登临羽山,都能学到不少文史知识。自己登羽山就像是在攀登一座书山,似乎可以闻到书香。

我曾经想,羽山就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书库和宝藏,人们应该去挖掘和研究,谁真正参透了羽山,谁就可以成为知识大儒。

(朱恒林  东海县教育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