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 部署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0-07-14 浏览次数:作者:admin 编辑: 审核:

(2020 年 4 月 17 日)

任 振 鹤

同志们: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部署。省委对此高度重视,娄勤俭书记专门作出批示,对深入推进全省产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刚才,6家单位分别介绍了推进产改工作的特色做法,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讲得都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自中央作出产改工作部署后,全省各地各单位迅速贯彻落实,各级工会主动担当作为,推动我省产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党的领导“主心骨”作用更加凸显,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对产改工作的领导,将其融入党的建设大格局、纳入改革发展总盘子,形成了“党建带工建、工建助产改”的良好态势,有力保证了产改工作的正确方向。二是建功奋斗“主旋律”声音更加响亮,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职工头脑,深化拓展“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主题活动,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工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是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更加巩固,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 21 项配套文件, 推荐 60 名产


业工人担任全国和省级党代表,推荐 14 名一线工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选拔 17 名具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产业工人到省市工会挂兼职,产业工人的地位待遇不断提高。四是工人阶级“主力军”价值更加彰显,引导职工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在省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中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许多职工不畏风险,第一时间复工、争分夺秒生产、全力以赴保供,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的责任担当。总的来看,全省产改工作有力有序、有声有色,相关做法在全国产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省委对大家的辛勤付出是充分肯定的。

今年 2 月,全国产改协调小组下发试点工作《通知》,江苏被确定为 2 个全面试点的省份之一,这是对我省前期产改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中央交给的政治任务。我们对中央这一重大部署的政治考量、战略考量和现实考量,一定要有深刻而准确的把握:一是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依靠力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始终是党的一贯方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工人阶级始终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不会变,我们党紧紧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不会变,广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不会变。我们要通过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二是有助于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紧跟时代建功立业是江苏产业工人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徐州陇海铁路大罢工唱响了全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前奏曲;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工人设计建造了全国第一座公铁路两用桥、第一座钢铁高炉,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改革开放以来,又以饱满热情投身现代化建设,去年江苏创造了全国 1/8 的制造业产值,产业工人承担了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当前,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产业工人作用依然不可替代。我省现有产业工人 2300 多万、占就业人口的 48%,把这支队伍建好建强了,江苏的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坚实的支撑。三是有益于促进产业工人成长发展。现在产业工人队伍结构、就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80后”“90 后”已成为主力军,以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为特征的“三高”群体,与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就业的“三新”群体并存,他们在价值取向、收入分配、利益诉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顺应职工群众的新期盼,与时俱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更好地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始终保持这支队伍的生机活力。

关于下一步全省产改工作,省产改办已经牵头制定了《工作方案》,会上也印发给了大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一个根本、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项试点、汇聚四方力量”:

第一,“把握一个根本”,就是要牢牢把握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这个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推进产改工作,最根本的就是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职工中去,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何把职工群众团结引导好,没有什么捷径妙招,关键是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到深入细致?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坚持以“伟大思想”引领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必须把学习贯彻新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现在,新生代职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思维活跃,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必须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及时作出指示,全党全国上下闻令即动、尽锐出战,推动中国从被称为“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到现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充分展示了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广大产业工人奋战在防疫抗疫最前沿、复工复产第一线,对此感受最直接、体悟最深刻,可以邀请他们现身说法,把“新思想·新理论·新宣讲”的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地讲体会、谈感受,引导广大职工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二是坚持以“伟大梦想”鼓舞人。实现中国梦,其核心是国家综合实力要增强,关键是制造业要变强。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工人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参与者,更是直接推动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能否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对于接续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至关重要。当前,受疫情影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艰巨繁重,社会上有些群体包括部分职工也存在一些疑虑和担忧。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要更加有力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产业工人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进一步提振士气、保持定力、坚定信心,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三是坚持以“伟大精神”感召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受各种因素影响,现在一些职工主人翁意识淡化,少数人甚至存在“为人打工,低人一等”的心态,加之社会上也存在“产业工人就是体力劳动者”的误解和偏见,导致一些产业工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不强。实际上,在产业工人队伍中,不乏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奉献者,不乏一专多长、锐意开拓的创新者,不乏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要以劳模先进评选表彰为契机,讲好劳模故事,释放榜样力量,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增强职业认同,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二,“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紧扣素质提升和权益维护,着力强化联系服务,进一步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归属感。提升

职工能力本领、维护工人合法权益,是产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职工的所思所盼,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断提高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方面,要夯实素质提升这个基础。产业发展靠创新,创新驱动靠人才。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工业强国历来都是技师技工大国,日本、德国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达到 40-50%。目前江苏高技能人才仅占 19%,处于新兴产业一线、能够解决企业生产中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的人才更是十分紧缺,必须有针对性地补短补缺。要抓重点、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我省职业教育总体不错,但与产业、企业需求衔接还不够紧密,一些职业学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要面向市场优化职业教育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层次大中专职业院校、培养一批“双师型”高素质教师、办好一批紧缺型专业学科、打造一批高水平职教实训平台,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更好满足重点行业产业人才需求。要攻难点、聚力培养高精尖人才。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关键是要培养一批高精尖人才。从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引进人才犹如“引龙入海”,可以快速扩充人才总量;培养人才好比“深水养鱼”,短期内虽难见效,但能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层次。由于培养高技能人才投入多、周期长、难度大,不少企业在这方面有畏难情绪。这次改革,工会提出“英才名匠”、“青苗”育人和“匠人匠心”三大计划,抓到了点子上,要整合各方资源、用好各类平台,认真抓好实施,努力培育更多时代工匠。要破堵点、着力增强自我提升动力。过去企业实行的“八级工”制度,对职工技能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从了解情况看,目前不少企业的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与贡献度还不匹配,一定程度影响了职工钻研业务、岗位创新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技术等级与工资待遇相匹配的绩效考核体系,更好激励工人立足岗位学技能、强本领、长本事。

另一方面,要强化权益维护这个保障。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产业工人更加期待多元化的福利保障、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更加关注成功的机会、成长的平台,更加渴望社会的尊重、各界的认可,这对我们的联系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维护工人就业权益要紧而又紧。受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影响,一些企业采取降薪裁员的办法渡难关,不少工人也面临着失业风险,帮助他们稳定就业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要在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通过税费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尽量不裁员少裁员,深度挖潜扩大就业岗位数量,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真正以就业之稳保障社会之稳、保证民生之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实而又实。在劳动关系领域,产业工人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次疫情促进了共享用工、平台用工等灵活用工方式加快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更多非合同制、自雇劳动者及临时性劳动关系,传统的劳动关系规制难以适应。今年将启动《省集体协商条例》制定的调研工作,要以此为契机,及时研判劳动关系新动向、新特征,抓好相关行业领域的劳动关系协商。保障工人安全健康要严而又严。生命健康权是产业工人的最大权益。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产业安全发展。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要注重关心关爱困难职工,加大对伤残重病职工、贫困农民工等帮扶力度,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造血增肌”,确保他们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提升职工素质、维护职工权益,难点在于破除影响他们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关键在于打通他们快速成长的通道。要在拓展政治参与通道上出实招。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机制,适当增加“两代表一委员”、群团挂兼职干部中的比例,进一步完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青年、妇女表彰评选办法,增加一线岗位、技能人才评先评优比例,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自信心自豪感。要在拓展职业发展通道上求突破。当前,产业工人职业“天花板”现象较为突出。去年以来,徐工集团与高校搭建技能等级“双认证”聘任体系、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施行“股权激励”制度等,对打破职称转换、职位晋级、职业年金限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受到职工欢迎。要改进技能评价方式,促进管理层级与技能、技术等级之间的衔接,使产业工人也能享受工程师序列同等待遇,让他们看到更多发展前景和希望。要在拓展合理流动通道上做文章。现实中,不少工人对企业用人需求、就业岗位信息了解不充分,加之农民工等群体仍然面临户籍、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障碍,导致流动不畅。要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产业工人在合理流动中搭上时代发展的“高速车”、走上全面发展的“快速路”。

 第三,“抓好三项试点”,就是要聚焦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纺织行业,鼓励大胆探索实践,进一步推动产改工作创特色、走在前。产改之初,我们就选取部分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和纺织行业开展第一批试点,取得良好成效。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推动政策资源向试点集聚、在试点落地,努力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响的“江苏品牌”,为全国产改工作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方案”。

国有企业要发挥政治优势勇当先锋。国有企业具有党的坚强领导、党工团健全的独特优势,在产改上率先发力、争作表率,是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这个使命责任,要体现在组织动员职工服务大局上。我省国有企业有 7100 多家,拥有 50 多万产业工人,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全省五分之一。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国企要勇挑大梁,通过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生产效能,把时间抢回来、把进度赶上来、把损失补回来。要体现在树立技高者多得导向上。一度时期,国企施行科层制管理模式,职工待遇与所对应级别直接挂钩,一些“技术能手”“老师傅”的所得与其贡献不成正比。第一批试点过程中,中车戚墅堰所为技能人才量身定制了 10 级晋升阶梯,建立起从制造员到首席制造专家的发展路径;徐工集团一线生产人员年薪平均增幅超过 30%、人均年收入突破 11 万元,使工人有了更强获得感。要完善以技能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健全技术创新、“能级工资”等专项合同协商机制,努力让国企工人工作更有干头、生活更有奔头。要体现在引导工人有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上。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企工人讲政治、顾大局,有实施民主管理的良好基础。要认真落实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注重提高产业工人在党代会、职代会、工代会、团代会中的比例,不断提升职工对组织的归属感。

非公企业要发挥机制灵活优势勇探新路。非公企业是江苏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我省 80%以上的产业工人集聚于此。相对来说,非公企业体制机制更为灵活,在推进产改过程中,要发挥好这个优势,大胆探索,努力闯出一条行得通、真管用的好路子。要立足一个字。非公企业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没有过重的人力负担,业务经营、人员管理比较灵活,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步子再大一点。比如,前些天我省首次将正高级职称评审权授予民营企业亨通集团,集团内部评审时就可以做一些有益探索。我们在评价非公企业产改工作成效时,不要求全责备,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要突出一个字。江苏民营企业家历来领风气之先,对创新的敏感度强、接受度高、支持度大。比如今天发言的红豆集团,在产改试点中,先后探索总结出“五个双向”工作法、“全员研发新品登记奖励”制度等管用做法,这与集团领导层的引领支持是分不开的。要积极动员企业家参与产改工作,为改革的创新做法“站台”,对员工的创新成果“褒奖”,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要强化一个字。第一批试点时,中天科技集团在全国首设“知识产权银行”,员工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都可以换算成积分,在每年的创新创业表彰时兑换成现金奖励,这种做法对激励员工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起到了显著效果。这次试点的企业,要注重创设这类载体,不断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努力使非公企业成为源头创新的策源地、高端人才的集聚地。

纺织行业要发挥产业引领优势勇作示范。江苏纺织行业产业链条完整、产品门类齐全,拥有 4 个千亿级纺织集群,从业人员350 多万,销售规模占全国五分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纺织行业的产改试点,对其他行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要深化工会与协会联动的有效模式。我省纺织业发展能有今天成就,与行业协会、工会组织力量协同、资源整合、推动形成集群效应密不可分。要进一步促进工会与协会的联动配合,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分析产业发展和劳动关系领域的重大问题,每年确定 1—2 个重点课题,提出对策合力推进,争取做一个、成一个。要摸索产业与教育融合的有效形式。纺织行业职工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达 81.5%,其中初中以下接近一半。产业因人才而兴,纺织行业要提档升级,必须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康乃馨织造公司通过成立商学院,实施全员“双元制”培训,为其成为全球酒店纺织用品的隐形冠军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要用好用活我省纺织领域高教资源,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要总结企业与员工协商的有效方式。当前,有些纺织企业对《劳动合同法》执行不到位,有的按社保下限甚至最低工资标准为职工缴纳社保金,一定程度损害了职工权益。要建立健全纺织行业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秉持共商理念,完善协商制度,着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行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第四,“汇聚四方力量”,就是要压实地方党委、成员单位、各级工会、用人企业的工作责任,突出齐抓共管,进一步形成工作落实一盘棋、同发力。产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协力推进。地方党委要加强工作领导。继续把产改工作纳入改革总盘子,分管同志要靠前指挥,既抓统筹、抓协同,又抓具体、抓落实,主动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目前,省市两级都成立了产改联席会议机构,要加强对改革的统筹协调,定期“会诊”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产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成员单位要密切协作配合。这次对省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了充实调整,

各成员单位要细化落实责任,坚持工程化实施、项目化推进。要加强对相关试点单位的具体指导,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调研,多渠道征求各方面意见,切实把情况吃透、把思路理清、把方法用准。各级工会要抓好组织实施。认真履行产改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牵头做好产改工作的组织推进,加大对改革“面”上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点”上的经验做法,适时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各项


任务落地见效。实际工作中,产业工人既是工会服务对象,很多也是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服务对象,要加强群团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通过信息互通、工作互动、优势互补,努力实现

“1+1>2”的综合效应。用人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是用人主体,也是推进产改的主体,试点企业要认真研究制定年度产改任务清单,建立推动落实机制,确保圆满完成试点任务。成长于江河湖海交汇、楚风汉韵交融之地的苏商,素有“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特质。希望广大企业家以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员工素质提升相结合、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成长进步相融合、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理想追求相契合,使产改试点真正结出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