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的她│江苏省劳动模范刘虎平
发布日期:2025-03-06 浏览次数:作者:连云区总工会 编辑:连云区总工会 审核:连云区总工会
又是人间三月天
巾帼之花竞绽放
有这样一群女性
在不同领域里都活跃着
她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身影
让我们走进她们的故事
致敬最美的她
在奋斗的舞台之上,熠熠生辉的不仅是聚光灯,更是每一位逐梦人滚烫的灵魂。在连云区,有这样一位省劳动模范刘虎平,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才华,书写着独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她先后担任连云港市连云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连云港市东港小学校长、连云港市院前小学校长,现任连云港市连云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主持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曾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长三角名校长、长三角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小学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四期和第五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教育专家、连云港市劳动模范、连云港市“港城名师”、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连云港市课改领航校长等数十项荣誉。
模范履行职责,勇作教育管理领航者
任职校长期间,致力于文化主旨凝练下的全面育人观建设,积极探索科学管理策略,找准基点,树立标杆,激发智慧,在教育品牌打造、文化凝练提升、课程改革实践、师资队伍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开辟特色路径。东港小学的“港文化”、院前小学的“人文科技”“小交警”等内涵建设品牌迈入省级行列,多次获省市创新创优奖、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内涵项目建设优秀学校。2020年6月兼任连云区创省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领衔人,一手抓学校工作,一手抓创建,凝练出区域“全人成长”主旨文化理念,从目标定位、精神解读、显性标识到规划制度、功能设置、项目推进,有序统筹,顺利完成文本申报并通过省评估院材料评审,受到专家组充分肯定。
厚植专业“底色”,善做教学改革践行者
立足学科育人,重点培育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定期开展实验研究,形成“双向互动式”的“导学、自学、互学”三学式教学特色。针对大众文化对小学生经典阅读与言语表达的挑战,提出“智趣阅读、本真表达”教学主张,构建以课型为纬的教师导读式和以体裁为经的学生自读式双向互动的经典阅读方式,倡导打造“生态林”学习场域,追求“体验与思辨同发力,言语与智慧并驾驱”的“臻智”教育境界。相关教育思想与教学主张在《江苏教育》2024年第2期重点推介,并遴选为封底人物。主持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精品课题研究。近5年在省市范围开设讲座30余场,开展区域内研究活动近百场。10余项成果获国家省市教学、科研成果一二等奖。60余篇论文在《教育科学研究》《语文建设》《教学与管理》等核心、主流期刊发表。
服务人才建设,甘做教师成长助力者
发挥特级教师、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自2011年起,连续14年领衔全市(通过遴选)小学语文“青蓝课程”“三百”展示活动,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助力教师研习内化理念、精准解读教材、有效探索策略、提升综合能力。依托领衔的“省乡村教师培育站”“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创新创优团队”等常态活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服务教育人才成长。履职发展中心后,全面审视与诊断区域师资现状,合理定位职能,提出“全人成长”主旨文化理念,有效整合省市区研训项目,着力教师成长的前中后三阶段,实施“三段式”研训,构建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高层次教育人才培育体系。实施“3+X”教师赋能工程,打造“领航工程”培训品牌,推动省市教师自主发展示范校、“四有好教师”团队、区名师工作室、青优团等建设,形成抱团发展、共研共进、互助共享态势,区域教师研训工作与名特优教师比例位居全市前列。
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前沿,到区域教师队伍建设一线,虽然工作岗位几经调整,但刘虎平同志的爱岗敬业精神从未改变。她甘为人梯,在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养、队伍打造等方面,勇于改革、勤于探索、善于实践、乐于奉献。既发展自己,也带动他人,充分展现巾帼劳模的优秀品质。